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新闻资讯 客户案例 知识专区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DeepSeek这么好用,为什么手机厂商还要自研大模型?
2025-3-7    点击关注我们

DeepSeek狂潮席卷到了手机行业。截至2月18日,华为、荣耀、努比亚、魅族、小米、vivo、OPPO等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全部都已接入DeepSeek。

不过,上述多数厂商目前做的都是同样的工作:在自家产品服务上为DeepSeek开“入口”,再接入兼容DeepSeek开源模型所提供的API接口,这也是搭上快车最简便的办法。

但由于部分厂商只接入了“尝鲜版”,在问答体验上并不完全与DeepSeek相同。并且,API接入的方式也被质疑是“相当于安装了一个APP”,并没有太多体验创新。这是因为,满血版推理任务需要庞大算力支持,若直接采用满血版,可能面临类似DeepSeek官方服务“服务器繁忙”的体验风险,而“尝鲜版”在成本与稳定性间更易平衡。

努比亚并未选择开“入口”的方式。其旗舰手机Z70 Ultra已经实现了全尺寸系统内嵌6710亿参数DeepSeek R1模型,实现了DeepSeek-R1与系统的整合。

在DeepSeek-R1诞生之前,AI手机的战火已经烧了两年。为了自研大模型,头部厂商纷纷投入了高额资金:荣耀前CEO赵明曾透露,荣耀在AI领域的投入已达100亿元,大模型战之后每天的投入都在翻倍;vivo副总裁周围也表示,每年在大模型领域的投入成本在20-30亿元。

但手机厂商对AI的重金投入,暂时还没有换来明显的销量增长。一个原因是,当前AI功能主要集中在语音助手优化、图像处理等场景,缺乏杀手级应用。尽管手机厂商开始探索AI与系统的融合,推出智能体点外卖等差异化功能,但就实际体验而言,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DeepSeek的诞生改变了过去手机厂商比拼参数的逻辑。努比亚技术专家告诉界面新闻,DeepSeek为手机厂商带来的最大改变,是打破了高性能推理模型的成本桎梏,且开源,使得这类模型也能够部署在像手机这样的消费电子产品上,并且成本大幅降低。

除了通过API接入DeepSeek之外,已经有多家手机厂商尝试将DeepSeek-R1部署在本地。不过,当前的手机芯片配置还难以支持满血版DeepSeek-R1(670B)的本地部署,仅能够支持10B(10亿参数)以下的蒸馏版本。

这显然不是最佳方案,因为蒸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失推理能力。但有手机从业者对界面新闻表示,小模型在部分垂直场景的表现值得肯定,例如在通话总结、文档概要等高频场景中,vivo蓝心3B端侧模型(30亿参数)通过模型压缩和精度恢复技术,实现了端侧运行且功耗降低46%。

也正因如此,手机厂商引入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的同时,也仍有必要推进自研。一方面是出于保护用户隐私的考虑,承载健康监测、支付验证等敏感数据,另一方面还是成本压力。

努比亚技术专家提到,尽管算力成本已经大幅降低,但现阶段需要借助云端算力,鉴于手机用户规模之大,跑起来同样是一笔不菲的数字,自研端侧模型能够承接部分高频次用户场景,进一步降低成本。

上述专家指出,DeepSeek与手机厂商自研大模型的本质差异在于能力边界:厂商自研模型聚焦用户意图理解与多模态场景串联(如通过传感器数据预判需求),这正是DeepSeek-R1这类通用推理模型的盲区。

目前,行业普遍采用“前端感知层自研+后端服务层调用”的协同模式——厂商通过自研模型实现实时场景感知与交互设计,复杂计算则交由专业大模型处理。这也是一种共识:简单的文字搬运式调用无法体现移动端价值,真正的竞争力在于芯片-模型-传感器的全链路整合。

例如,全尺寸嵌入DeepSeek-R1的努比亚Z70 Ultra将DeepSeek与其自研星云AI的多模态能力结合,在拍照后可直接调用DeepSeek进行分析、解答。

诸如此类的差异化体验,也将是未来AI手机的竞争焦点。问答与搜索是第三方应用都能够满足的需求,手机厂商比拼的则是如何通过AI对系统进行重构,以及联动生态资源的能力,例如用AI智能体来实现真正的自动点单、订餐等。

阅读:44
WiFi7已在路上,它究竟有多强?
WiFi7已在路上,它究竟有多强?
iPhone16销量爆冷?苹果Q4在华销售额大跌18% 被华为小米反超
iPhone16销量爆冷?苹果Q4在华销售额大跌18% 被华为小米反超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公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公示
这个行业真的凉了?腾讯系宣布“撤离”,专家:越早停产越好
这个行业真的凉了?腾讯系宣布“撤离”,专家:越早停产越好
智慧光网络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智慧光网络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任正非:我最痛恨“聪明人”,坚决反对搞中国版的管埋
任正非:我最痛恨“聪明人”,坚决反对搞中国版的管埋
2020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6万亿元 同比增长3.6%
1月25日消息,根据工信部公布的《2020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经初步核算,2020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6万亿元,同比增长3.6%;按照上年价格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1.5万亿元,同比增长2
记者调查:ChatGPT风口下的灰色“生意经”
记者调查:ChatGPT风口下的灰色“生意经”
新闻摘要频繁“翻车”,苹果AI远未成熟
新闻摘要频繁“翻车”,苹果AI远未成熟
消息称三星和SK海力士计划在向美国提供数据时省略详细信息
消息称三星和SK海力士计划在向美国提供数据时省略详细信息
上一篇:商务部发言人:已有超2671万人申请手机数码国补
下一篇:国产AI的重估时刻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新闻资讯 客户案例 知识专区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我们的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永平路188号鑫都韵城写字楼6栋1004号
联系电话:0871-64605728、传真号码:0871-64605728
电子邮箱:19701580@qq.com
点击拨打 0871-64605728 咨询我们
长按指纹即可关注我们
微网站由云港互联设计开发  点击进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著作权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致info@ynjwz.com,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