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新闻资讯 客户案例 知识专区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技术突破资本加码 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跑
2025-1-24    点击关注我们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升级,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加速发展的重要节点。近期,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宣布人形机器人领域最新进展。

1月11日,OpenAI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其正在重新组建机器人部门,该部门将自主研发机器人及定制传感器套件。OpenAI的机器人团队将专注于研发“通用”“自适应”“多功能”机器人,计划为其机器人创建新的传感器和计算元件,并由公司内部开发的AI模型提供支持。

与此同时,各大科技公司也纷纷宣布相关技术进展和量产目标。日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公布未来三年人形机器人预期量产目标,2026年目标是生产5万至10万个人形机器人。

此外,在2025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以下简称“2025CES”)上,英伟达宣布推出“世界基础模型”NVIDIA Cosmos。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表示,通过Cosmos,开发人员可以使用Omniverse创建三维场景,然后使用Cosmos将其转换为照片级逼真的场景,再通过同时生成多个模型,帮助机器人找到完成任务的最佳方法,从而实现机器人更快学习和进步。

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OpenAI、特斯拉、英伟达等公司的战略方向,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指向了未来机器人的‘自主性’‘智能化’和‘多功能化’。”

高盛预计,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80亿美元。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科技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在2025CES上,英伟达公布的14家合作人形机器人公司中,中国厂商占据6席,包括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树科技”)、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傅利叶”)3家独角兽公司,以及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鹏汽车”)、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宇树科技H1是一台具备奔跑能力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集成双足行走、先进运动控制技术、多种传感器和AI算法等;小鹏汽车的“老铁”是一款身高178厘米、重70公斤、拥有62个主动自由度的AI机器人,可模仿人类动作并进行自然对话;傅利叶的GR-2全身自由度达53个,单臂运动负载达3kg,搭载12自由度自研灵巧手及第二代执行器。

胡麒牧表示,未来几年将是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关键期”,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迭代将决定哪些企业能够脱颖而出。

中航证券分析师卢正羽表示,2025年具身智能(包括人形机器人)将继续发展,并逐步从本体扩展到具身脑。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需求将达到200万台,而当前正处于“从0到1”的重要突破阶段。

根据智源研究院发布的2025十大AI技术趋势,在行业格局上,近百家具身初创企业或将迎来洗牌,厂商数量开始逐步收敛;在商业变现上,将看到更多工业场景下的具身智能应用,部分人形机器人迎来量产。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吴婉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人形机器人在技术层面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关注。未来,预计人形机器人相关技术将迎来持续创新突破、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产业协同更加紧密、政策法规也将更加完善。相关上市公司应提前布局,推动前沿技术的成果转化速度和效率,强化市场布局,在产业化浪潮中抢占先机。”

阅读:82
破局数据要素市场化攻克数字建设难题
破局数据要素市场化攻克数字建设难题
工信部:2023年11月查处“黑广播”违法犯罪案件81起
工信部:2023年11月查处“黑广播”违法犯罪案件81起
Meta威胁退出欧洲背后折射的数据主权之争
Meta威胁退出欧洲背后折射的数据主权之争
双十一大战提前打响 手机厂商开启“降价跑量”模式
双十一大战提前打响 手机厂商开启“降价跑量”模式
中国自动驾驶产业迎“黄金十年”
中国自动驾驶产业迎“黄金十年”
美日芯片同盟:漂亮国的霓虹灯 先进制造的焦虑症
美日芯片同盟:漂亮国的霓虹灯 先进制造的焦虑症
B站大亏20亿,游戏疲软是主因?
B站大亏20亿,游戏疲软是主因?
华为发布手机版鸿蒙系统:迈向万物互联,“生态圈”仍需扩大
华为发布手机版鸿蒙系统:迈向万物互联,“生态圈”仍需扩大
阿里腾讯已悄然“握手”,下一个开放的会是支付吗?
阿里腾讯已悄然“握手”,下一个开放的会是支付吗?
Hugging Face 研究“AI 降本增效”:给予更长运算时间让低成本小模型输出比拟大模型准确结果
Hugging Face 研究“AI 降本增效”:给予更长运算时间让低成本小模型输出比拟大模型准确结果
上一篇:边缘侧AI将如何驱动2025年七大消费技术趋势
下一篇:微软组建新的AI团队 瞄准端到端应用开发与部署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新闻资讯 客户案例 知识专区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我们的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永平路188号鑫都韵城写字楼6栋1004号
联系电话:0871-64605728、传真号码:0871-64605728
电子邮箱:19701580@qq.com
点击拨打 0871-64605728 咨询我们
长按指纹即可关注我们
微网站由云港互联设计开发  点击进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著作权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致info@ynjwz.com,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