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新闻资讯 客户案例 知识专区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智能算力步入万卡时代,大模型发展还有哪些创新空间?
2025-1-3    点击关注我们

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2025深度观察十大趋势,其中提到大模型多维度快速演进,AI终端开启变革新浪潮,智能算力步入万卡时代等产业发展风向标。

在专家看来,人工智能的产业链很长,除了大模型的训练之外,还有大量的创新空间有待挖掘。

大模型产业融合将迎爆发期

12月25日,中国信通院深度观察报告会的华东分会场上,上海市委网信办总工程师杨海军介绍称,截至目前,上海共有60款大模型完成备案,居全国第二,54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完成登记上线,居全国首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表示,2024年大模型进入应用元年,产业融合应用在千行百业大量涌现,垂直行业场景应用价值显现,产业链协同创新要求提升,大模型产业融合应用创新将迎来快速爆发期。“一方面,产业应用和技术将相互促进、交替演进;另一方面,大模型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并加速与场景需求融合渗透,带动生产制造等重点产业变革创新。”魏亮说道。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科学家、上海创智学院副院长乔宇在谈及大模型未来发展的趋势时称,面向未来,工程、创新和产业链的高度融合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多模态模型之后具身智能也将是未来重要的增长点。

乔宇表示,国内已经出现了万卡集群,而美国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到明年,美国最顶尖的几大科技巨头拥有的英伟达H100系列算力级别卡会超过百万卡集群。“这是非常惊人的数量。”他说道,“伴随着算力规模的扩大,模型的涌现能力,未来大模型在单点任务的执行能力还会有提升。”

他指出,算力不仅仅需要巨资投入,而且会带来能耗的挑战。此外,对大模型的可信性、安全性以及可解释性方面的解决方案也有待探索。“现在大模型往往是通而不专,外行看起来像内行,内行用起来又像外行,不能很稳定地应用,影响落地。”乔宇表示。

对此,他提到了数据的重要性。“为了提升大模型的专业性,知识很重要,怎么把这些知识以更高效的方式注入大模型中,特别是在很多领域落地的时候,每个行业都有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是把这些知识翻译成数据,通过学习注入大模型,还是通过一些外接工具和规则注入大模型,这里面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他说道。

多模态将带动具身智能成为重要增长点

过去一年中,多家巨头科技公司发布的最新大模型都是多模态模型,不仅具备语言的能力,还具备处理图像、视频、音频,包括科学应用模态的能力。

对此,乔宇表示,多模态模型将会带动具身智能成为未来重要的增长点,具身智能的发展不仅仅是多模态大模型的延伸,而且通过与人形机器人这样的物理智能体相结合,具身智能将能够帮助人类解决现实世界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大大拓宽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边界。

乔宇认为,人工智能产业链非常长,从芯片到训练框架、数据、应用等等,因此在关注大模型的训练之外,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应立足于如何把这些环节打通,并体系化地进行优化,通过环节之间的协同优化来创造新的发展动能。例如,在模型训练的时候,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去把底层的训练框架与国产芯片、通信做适配,从而更好发挥芯片性能,也使未来国产的模型能够更好地运行。

对于上海人工智能的发展,乔宇表示,上海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丰富,而且高质量、高价值的场景非常多,为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落地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通过基础研究机构、模型研发企业以及场景应用方联合,合作协同,在很多应用场景方面都有望走在全国甚至世界前列。

编 辑:高靖宇
阅读:135
“看不见”的通信服务
“看不见”的通信服务
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超德国与日本,升至世界第三
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超德国与日本,升至世界第三
经济日报:网络“祛黑”应注重算法
经济日报:网络“祛黑”应注重算法
搜狐等12家中概股公司被美国SEC列入“预摘牌名单”
搜狐等12家中概股公司被美国SEC列入“预摘牌名单”
《光传送网(OTN)专线洞察报告(2023年)》发布:高品质专线应用迎来爆发期
《光传送网(OTN)专线洞察报告(2023年)》发布:高品质专线应用迎来爆发期
抖音抛出橄榄枝,“爱优腾”们会接吗?
抖音抛出橄榄枝,“爱优腾”们会接吗?
桂花网科技有限公司引领物联网创新,推出支持Wirepas Mesh的新网关
桂花网科技有限公司引领物联网创新,推出支持Wirepas Mesh的新网关
日产:2026 年将推出经济实惠的 V2G 车网互动技术
日产:2026 年将推出经济实惠的 V2G 车网互动技术
站上蚂蚁基金C位 解剖5亿活跃用户的算法逻辑
站上蚂蚁基金C位 解剖5亿活跃用户的算法逻辑
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2024年中国联通公众市场5G发展策略是“全面5G化”
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2024年中国联通公众市场5G发展策略是“全面5G化”
上一篇:Omdia预计富士康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器供应商
下一篇:万亿级数据要素市场迎来风口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新闻资讯 客户案例 知识专区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我们的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永平路188号鑫都韵城写字楼6栋1004号
联系电话:0871-64605728、传真号码:0871-64605728
电子邮箱:19701580@qq.com
点击拨打 0871-64605728 咨询我们
长按指纹即可关注我们
微网站由云港互联设计开发  点击进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著作权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致info@ynjwz.com,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