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新闻资讯 客户案例 知识专区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智联未来脚步正加速 “物超人”亟需平衡区域发展
2024-12-6    点击关注我们

日前,以“未来智慧物联”为主题,由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一带一路”智能物联网国际合作联盟(BRAVE)、浙江省自动化学会主办的第二届智能物联网系统国际会议(AIoTSys 2024)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

在当前全球数字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物超人”步伐持续加快

近年来,我国移动物联网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7月底,我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已达到25.47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的59.2%,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所谓“物超人”,即物联网连接数超过人口总数,标志着物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行政村5G网络通达比例超过90%,是移动物联网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已累计建成207个千兆城市,实现“县县通千兆”,行政村5G网络通达比例超过90%,全面助力强农惠农富农。这不仅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能力,也为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移动物联网正向“万物智联”发展

在工业制造、交通物流、智能电网等领域,物联网技术已经实现深度融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此外,移动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健康、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物联网正向“万物智联”迈进。这一趋势在政策基础和网络基础上得到了有力支撑。

在政策基础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明确了到2027年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

在网络基础方面,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性能优越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总数达408.9万个,5G用户普及率达69.6%,千兆宽带用户达1.96亿户。这些网络基础设施为移动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国还在不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的发展。目前,我国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国家枢纽间20ms时延保障能力全面实现,有效支撑了算力资源配置和数据要素流通。

建立统一标准,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尽管我国移动物联网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需要健全管理机制,解决领域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当前,我国物联网市场的发展存在“中间强两头弱”的不良现象,即网络层发展较好,感知层和应用层发展动力不足。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

其次,需要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当前,物联网产业在技术标准上存在不统一的问题,给行业应用带来困难。例如,RFID标准不统一导致不同企业的产品不兼容,影响了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因此,需要加快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促进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最后,需要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涉及大量的专利和知识产权,需要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障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国际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编 辑:章芳

阅读:115
苹果“砍单”之后:果链利益格局生变 ,立讯精密喜忧参半?
苹果“砍单”之后:果链利益格局生变 ,立讯精密喜忧参半?
手机需求不振影响供应链,何解?
手机需求不振影响供应链,何解?
DeepSeek大放异彩 AI迎来“破圈时刻”
DeepSeek大放异彩 AI迎来“破圈时刻”
金山云能否重回“巅峰”
金山云能否重回“巅峰”
罗永浩“退”,俞敏洪“进”,两位大佬的再创业
罗永浩“退”,俞敏洪“进”,两位大佬的再创业
英特尔与日本 AIST 合作开发下一代量子计算机:万级量子比特、提高 100 倍
英特尔与日本 AIST 合作开发下一代量子计算机:万级量子比特、提高 100 倍
浪潮信息全栈布局液冷 促进数据中心向绿色低碳转型
浪潮信息全栈布局液冷 促进数据中心向绿色低碳转型
人民日报评论:“比公交车还贵”的共享单车,你会骑么?
人民日报评论:“比公交车还贵”的共享单车,你会骑么?
国家网信办: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下架“滴滴出行”App
国家网信办: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下架“滴滴出行”App
曝华为三折叠手机明年继续迭代更新 不受大环境影响
曝华为三折叠手机明年继续迭代更新 不受大环境影响
上一篇:中国信通院牵头负责的车联网新决议在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电信标准化全会上通过
下一篇:量子科技浪潮已至 产业协同踏浪前行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新闻资讯 客户案例 知识专区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我们的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永平路188号鑫都韵城写字楼6栋1004号
联系电话:0871-64605728、传真号码:0871-64605728
电子邮箱:19701580@qq.com
点击拨打 0871-64605728 咨询我们
长按指纹即可关注我们
微网站由云港互联设计开发  点击进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著作权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致info@ynjwz.com,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