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新闻资讯 客户案例 知识专区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大模型安全研究报告(2024年)》正式发布
2024-9-27    点击关注我们

全球大模型技术竞赛正推动人工智能向通用强智能发展,引发人机交互和应用研发模式变革。大模型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提供动力,但同时也带来安全风险,如模型“幻觉”和指令注入攻击。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通过制定治理原则、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来应对这些挑战。同时,大模型在逻辑推理、任务编排等方面的卓越能力,为解决网络空间安全瓶颈问题带来了新的机遇。

为有效防范和消减大模型的安全风险,并促进其在安全领域的应用,阿里云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30余家行业单位共同编制《大模型安全研究报告(2024年)》,并于2024年9月19日云栖大会AI治理与安全论坛上发布。

报告凝聚业界专家共识,聚焦当前大模型突出安全风险和网络空间安全瓶颈问题,从大模型自身安全和大模型赋能安全两个维度,提出涵盖安全目标、安全属性、保护对象、安全措施四个方面的大模型自身安全框架,以及大模型赋能安全框架。期待这些框架能为社会各方提供有益参考,共同推动大模型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 大模型安全风险地图

为尽可能全面应对大模型领域的基础共性安全挑战,本报告优先对语言、多模态等各类基础大模型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梳理。与此同时,参考ISO/IEC 5338-2023 《人工智能系统生命周期过程》国际标准,将基础大模型系统抽象为训练数据、算法模型、系统平台和业务应用4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描绘这四个组成部分面临的重要和一般安全风险,形成大模型安全风险地图,共涵盖21个安全风险。

2. 大模型自身安全框架

为消减大模型面临的基础共性安全风险出发,提出了涵盖安全目标、安全属性、保护对象、安全措施四个层面的大模型自身安全框架,构建了保障大模型安全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提出训练数据、模型算法、系统平台、业务应用四方面中共计16项安全保护措施。

3. 大模型赋能安全框架

结合行业实践情况,本报告重点阐述大模型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三个领域的潜在应用方向。网络安全领域,大模型可应用于安全威胁识别、保护、检测、响应、恢复等多个保护环节中的关键场景。数据安全领域,大模型可应用于数据分类分级、APP(SDK)违规处理个人信息检测等场景。内容安全领域,大模型可应用于文本内容安全检测、图像视频内容安全检测和音频内容安全检测等场景。

编 辑:路金娣
阅读:230
从想象走进现实,具身智能崭露头角
从想象走进现实,具身智能崭露头角
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已与银联实现互认互扫 支付行业互联互通进程加快
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已与银联实现互认互扫 支付行业互联互通进程加快
618大促发令枪响:手机厂商一面控制库存一面“卷”起来了
618大促发令枪响:手机厂商一面控制库存一面“卷”起来了
超1500款备案 山寨金融App未清
超1500款备案 山寨金融App未清
AI大模型加速迭代 产业链公司获机构重点布局
AI大模型加速迭代 产业链公司获机构重点布局
网信系统全年下架移动应用程序1007款
网信系统全年下架移动应用程序1007款
未来五年,20%的以太网数据中心交换机端口将连接到AI服务器
未来五年,20%的以太网数据中心交换机端口将连接到AI服务器
共享充电宝迎“降价潮”:均价回落到3元/小时
共享充电宝迎“降价潮”:均价回落到3元/小时
AI芯片新战场 英伟达的攻与守
AI芯片新战场 英伟达的攻与守
工信部公示2021年基础电信企业行业数据安全标准贯标优秀案例公示名单
工信部公示2021年基础电信企业行业数据安全标准贯标优秀案例公示名单
上一篇:超级智能时代到来 只需几千天?
下一篇:中国公司牵头!全球首个6G场景需求标准通过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新闻资讯 客户案例 知识专区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我们的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永平路188号鑫都韵城写字楼6栋1004号
联系电话:0871-64605728、传真号码:0871-64605728
电子邮箱:19701580@qq.com
点击拨打 0871-64605728 咨询我们
长按指纹即可关注我们
微网站由云港互联设计开发  点击进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著作权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致info@ynjwz.com,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