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新闻资讯 客户案例 知识专区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看上去美好的屏下镜头手机,为何热不起来?
2022-5-20    点击关注我们

飞象网讯(高靖宇/文)2022年,折叠屏成为手机“新形态”中讨论度最高的热词,头部厂商更是纷纷将折叠屏手机作为看家旗舰机型,而“屏下镜头”手机如今却少有存在感。捋捋今年的手机新品,采用屏下摄像头方案的只有红魔 7 Pro和中兴 Axon 40 Ultra两款产品。

“屏下镜头”手机被视为能够真正实现手机全面屏的技术,2020年开始,一些实力厂商就推出了“原型机”,积极布局“屏下镜头”赛道,看似如火如荼,但却没有在手机市场上掀起多少风浪。

瞻“前”顾“后”,实现全面屏左右为难

手机厂商纷纷将屏下镜头当作重要的技术创新,试图以此吸引消费者。实际上,屏下摄像头技术的大致原理并不复杂,在前置摄像头的位置,覆盖透明 OLED 屏,该区域可正常显示手机信息,需要拍摄的时候区域屏幕变为透明,屏下镜头启用拍摄功能。

虽然实现原理简单,但要完美呈现给用户依然有诸多挑战,最大的难点在于,屏幕需兼顾显示时的清晰度和拍照时的透光率,尤其是在屏幕显示图像的情况下,进光量更是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在亮屏情况下,屏幕自身的发光也会进入摄像头,严重影响拍摄质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手机企业往往是改进算法,以算法来祛除屏幕发光、弥补进光量减少造成的损失,这就导致了拍摄的图像质量更多依赖手机企业的算法技术,这可能导致图像的失真等问题。

小米董事长雷军在MIX4发布会上也坦言,当前屏下镜头产品的前置拍照效果还处于优化阶段,注重拍照功能的用户最好还是需要选择挖孔屏产品。

今年推出的两款屏下镜头产品红魔 7 Pro和中兴 Axon 40 Ultra,在屏下显示效果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

红魔 7 Pro的OLED 面板采用了维信诺自研的「鼎型排列」,这种「鼎型排列」能让子像素有较高客制化的可能,增加了工艺的余裕度,给屏下摄像头的设计提供更大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多驱 ACE 电路」技术优化摄像头透明区域的电路密度,「波浪型电极」降低衍射现象,以提升屏下摄像头区域的透光性。

中兴 Axon 40 Ultra 面板由京东方提供,是如今消费端最新的屏下镜头 OLED 方案,采用了称作「蓝钻排列」的京东方类钻排列方案,配合独立像素一驱一技术和UDC Pro屏显芯片,有助于消除之前屏下摄像头透明区域糟糕的锯齿效应,实现屏幕显示更清晰精细。

虽然屏下镜头技术有提升,但还不足以用“完美”形容,由于镜头进光量有限实际体验欠佳等一系列原因,屏下镜头手机依然没有成为主流用户的手机消费选择。

屏下镜头手机离主流市场依然遥远

随着近年来产品的不断成熟,消费者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不再刻意为了追求新技术而更换手机,换机热情持续下降。

CINNO Research的数据也给出了一个惨淡的事实:2月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2348万部,同比下滑了20.5%,环比下滑24.0%,同比环比销量双双出现大幅下跌。此外,有行业分析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用户的换机周期已经到了25个月到30个月。如今,用户换机多数是因为手机很卡或是手机坏掉,而尝鲜的用户越来越少。

因此,在屏下镜头没有达到「好用」程度之前,很难成为未来的主流。目前,除了中兴阵营和小米以外,其他头部厂商都没有推出量产机型。

CINNO Research 预测,2025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屏下镜头的渗透率有望提升至 5%,将有三四千万台的空间。这说明,屏下镜头还属于尝鲜的小众市场,对于那些追求自拍和屏幕体验的用户,屏下镜头显然不是最优解。

编 辑:高靖宇
阅读:625
手机淘宝上线订单号码保护功能
手机淘宝上线订单号码保护功能
量子革命众生相:诺奖、融资、科研、收割、行骗……
量子革命众生相:诺奖、融资、科研、收割、行骗……
国家网信办: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下架“滴滴出行”App
国家网信办: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下架“滴滴出行”App
瑞幸:酱香拿铁原料断货 将再向茅台采购飞天茅台酒
瑞幸:酱香拿铁原料断货 将再向茅台采购飞天茅台酒
华为汪涛:走向智能世界2030,无线网络未来十年十大产业趋势
华为汪涛:走向智能世界2030,无线网络未来十年十大产业趋势
梳理“两会”政策脉络 解读信息通信业五大变化
梳理“两会”政策脉络 解读信息通信业五大变化
中央层面首次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部署
中央层面首次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部署
2021年影响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十件大事
2021年影响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十件大事
经济日报:Sora远不是人工智能终点
经济日报:Sora远不是人工智能终点
人民日报:共同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人民日报:共同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上一篇:打通5G向上的“天梯”,直面5G困境与挑战
下一篇:百度马艳军:深度学习框架是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 而且更接近用户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新闻资讯 客户案例 知识专区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我们的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永平路188号鑫都韵城写字楼6栋1004号
联系电话:0871-64605728、传真号码:0871-64605728
电子邮箱:19701580@qq.com
点击拨打 0871-64605728 咨询我们
长按指纹即可关注我们
微网站由云港互联设计开发  点击进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著作权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致info@ynjwz.com,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