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新闻资讯 客户案例 知识专区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三大运营商2022年首份答卷:移动5G用户遥遥领跑 已破4亿
2022-2-25    点击关注我们

飞象网讯(马秋月/文)近日,三大运营商均发布1月运营数据,毫无悬念,中国移动依旧是双冠王,特别是5G套餐用户已经突破4亿,比电信联通总数还要多。而在固网宽带方面,中国移动几乎占了半壁江山,不过三大运营商都在稳步增长。

5G用户:移动领跑 已破4亿

5G数据统计成为关注的焦点,1月份三大运营商都发挥不错,甚至中国移动5G套餐用户达到4.01279亿户,1月净增1447.1万户;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净增826万户,5G套餐用户数累计1.9606亿户;中国联通5G套餐用户1月净增556.8万户,累计达到1.60496亿户。

虽都在增长,但增幅不同:1月份中国移动5G套餐用户增长是千万级别的,电信联通也达到了百万级。中国移动依旧在领跑。

值得注意的,1月份开始中国移动也已不再公布4G用户数据。对比5G套餐用户的体量和增长趋势,三大运营商的“战场”转移到了5G上。这点可以从工信部统计数据中窥一二: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建成全球最大5G网,实现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并逐步向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地区逐步推进。我国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0.1个,比上年末提高近1倍。全年5G投资1849亿元,占电信固定资产投资比达45.6%。

与此同时,5G行业应用创新案例超10000个,覆盖工业、医疗等20多个国民经济行业,应用环节从生产辅助环节向核心环节渗透,“5G+工业互联网”的典型应用场景逐步向规模化复制演进。

而此前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每万人拥有26个5G基站,5G用户普及率达到56%。

2022年伊始,各地陆续公布5G发展规划目标,5G建设的脚步正在加快。特别是5G消息,中国电信已经商用、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也在试商用。2022年5G消息又会给运营商带来哪些改变呢?

固网宽带:都在正增长

相比去年出现负增长的情况,1月份三大运营商的宽带建设都在稳步增长:中国移动有线宽带客户数净增384.1万户,累计达到2.43947亿户;中国电信有线宽带用户数净增154万户,有线宽带累计用户数1.7125亿户;中国联通固网宽带用户1月净增103.6万万户,累计达9608.2万户。

中国移动的宽带用户是最多的,同时1月增长也是最高的。中国移动早已突破2亿大关,中国电信也在努力向2亿靠近,而中国联通依旧未破亿。

未来如何发展?其实,农村宽带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回看2021年,全国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宽带”。宽带网络逐步向农村人口聚居区、生产作业区、交通要道沿线等重点区域延伸,农村偏远地区网络覆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宽带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1年底,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1.5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581万户,农村光纤平均下载速率超过100Mbps,实现与城市“同网同速”。未来,相信在农村市场的角逐也是运营商宽带建设的突围方向。

而2022年随着千兆光纤宽带网络的建设,以及运营商加强云网建设和部署,建设泛在融合、云边协同的算力网络,提升云网融合服务的能力,我国的宽带无论在提速还是提质上都将会达到一个新高度。

阅读:811
“刷脸”时代 如何保护你的“脸面”
“刷脸”时代 如何保护你的“脸面”
华为呼吁建全国算力一张网背后:如何让算力变成水电一样可得可用
华为呼吁建全国算力一张网背后:如何让算力变成水电一样可得可用
2020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6万亿元 同比增长3.6%
1月25日消息,根据工信部公布的《2020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经初步核算,2020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6万亿元,同比增长3.6%;按照上年价格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1.5万亿元,同比增长2
手机与互联网账号“一键解绑”值得期待
手机与互联网账号“一键解绑”值得期待
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如何?工信部权威发布来了
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如何?工信部权威发布来了
TechWorld:杨元庆宣布重大战略再升级 重塑万亿新IT服务市场
TechWorld:杨元庆宣布重大战略再升级 重塑万亿新IT服务市场
联发科的烦恼:备胎的宿命与抗争
联发科的烦恼:备胎的宿命与抗争
百度CTO王海峰:飞桨已凝聚535万开发者,服务20万企事业单位
百度CTO王海峰:飞桨已凝聚535万开发者,服务20万企事业单位
移动云:全方位布局,“算网融合”服务数字化经济成长
移动云:全方位布局,“算网融合”服务数字化经济成长
高通徐晧: 利用无线通信推动人工智能进步
高通徐晧: 利用无线通信推动人工智能进步
上一篇:“个人收款码”不停用 让小商小贩更安心
下一篇:员工猝死背后,是互联网大厂的焦虑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新闻资讯 客户案例 知识专区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我们的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永平路188号鑫都韵城写字楼6栋1004号
联系电话:0871-64605728、传真号码:0871-64605728
电子邮箱:19701580@qq.com
点击拨打 0871-64605728 咨询我们
长按指纹即可关注我们
微网站由云港互联设计开发  点击进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著作权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致info@ynjwz.com,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并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