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新闻资讯 客户案例 知识专区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王志勤:我国“双千兆”发展全球领先 仍面临高端芯片制造等挑战
2021-3-30    点击关注我们

飞象网讯(易欢)在日前举办的“千兆光网助力数字经济新增长主题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发表了题为“加快推进“双千兆”网络发展 助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的主题演讲。她表示,以5G网络和光纤网络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是整个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要素,构成了我国家数字经济和社会化转型的核心支撑和“数字底座”。

从技术发展演进的脉络来看,当前已经进入5G和千兆光网的“双千兆”网络时代。“不论是从光通信还是无线通信的角度而言,在接入速率上都已达到千兆的接入、超大的带宽,同时在超低时延与可靠性方面也具有类似的一些特性。”

据王志勤介绍,目前我国5G网络很千兆光网发展迅速。当下我国所有城市均以建成“光网城市”,光纤宽带接入端口占比达93%,光纤带宽用户渗透率达到93.9%,处于全球先进水平。不仅如此,截止2020年底,我国已有29个省的70家省级电信运营商推出了千兆带宽商业套餐,千兆用户达到643万户,比此前年末净增553万户。

“我国在双千兆的网络发展过程中已经走在全球前列。然而,千兆光网和5G创新业务应用是全球性难题,尤其是对于已走在无人区的中国而言,已无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是全新的探索和挑战。”王志勤指出。

在技术支撑能力方面,技术标准仍在不断演进和完善,10G PON、OXC技术成熟,5G、SA网络大规模商用还在加快,千兆光网行业应用的技术方案仍在探索,5G端到端切片等技术方案仍需完善。

在产业支撑能力方面,技术产业优势明显,但新形势下高端芯片制造面临制约,5G模组目前价格较高,在千元以上;受告诉光模块制约,10G PON网络设别和终端复杂度均比GPON高。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双千兆”应用核心价值仍在挖掘和探索,目前业务应用需求驱动还嫌不足;在行业买单意愿不强,商业模式不清晰,运营商尚未赵到好的盈利模式。

在政策环境完善方面,跨行业融合应用标准缺乏,创新模式下(例如虚拟专网),个主主体对网元的所有权、使用权、数据的管理权等尚未明晰,监管政策有待确定。

谈及推进“双千兆”网络发展的总体目标,王志勤表示,计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固定的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5G和千兆网络用户加快发展,高带宽应用进一步融入生产生活,典型行业千兆应用模式形成示范等。

阅读:992
中国游戏出海简史:征程与远眺
中国游戏出海简史:征程与远眺
浪潮已至:如何理性看待人工智能
浪潮已至:如何理性看待人工智能
我国5G基站突破400万个
我国5G基站突破400万个
2023三大运营商的云业务:高速增长不会停止
2023三大运营商的云业务:高速增长不会停止
微软:量子计算将在数年内实现,不需等待数十年
微软:量子计算将在数年内实现,不需等待数十年
阿里财报藏着一份互联网公司过冬指南
阿里财报藏着一份互联网公司过冬指南
疫情下的车企自救:直播卖车能否雪中送炭?
疫情下的车企自救:直播卖车能否雪中送炭?
当手机光芒逐渐消退,苹果的“晚一步”与“早一步”
当手机光芒逐渐消退,苹果的“晚一步”与“早一步”
多点开花 数字人民币试点新玩法不断
多点开花 数字人民币试点新玩法不断
央视网评运营商套路:保号套餐,凭啥难办?
央视网评运营商套路:保号套餐,凭啥难办?
上一篇:移动影像大战开启“军备竞赛” vivo如何致胜新高度
下一篇:1-2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呈恢复性高速增长 同比增21.3%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新闻资讯 客户案例 知识专区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我们的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永平路188号鑫都韵城写字楼6栋1004号
联系电话:0871-64605728、传真号码:0871-64605728
电子邮箱:19701580@qq.com
点击拨打 0871-64605728 咨询我们
长按指纹即可关注我们
微网站由云港互联设计开发  点击进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著作权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致info@ynjwz.com,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并表示歉意。